我们对建盏质量的评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,具体如下:
1、整体外观:以手工拉坯、古拙圆润、器型完整、适度流釉挂釉露胎、铁胎成色等具备宋代建窑产品基本特征者为好。
2、油滴数量:以偏多者为好。
3、油滴大小:以大小适中、均匀一致者为好。
4、油滴形貌:以圆形、滴形或椭圆形者为好。
5、油滴分布:以均匀散布者为好。
6、油滴颜色:银白、红褐、金黄等色,以成色清晰者为好。
7、油滴毗纹:以有毗纹者为好。
8、油滴反光:以能泛出七彩光者为好。
9、釉面光泽:以反光强者为好。
10、有否凹坑:以釉面愈合平整无明显凹坑者为好。
11、无油滴区呈色:以黑色者为好。
一只建盏的诞生,总体来说,要经过选矿、瓷矿粉碎、淘洗、配料、陈腐、炼泥、揉泥、拉坯、修坯、素烧、上釉、装窑、焙烧等工艺流程。这一系列繁杂的工序,饱含了窑工的曲折心路,它不仅需要成熟的制作工艺,还需要窑工的坚定、细心和耐心。
建盏,这份黑色的美学,打动的不仅仅是中国人,它还漂洋过海,在中国的邻邦引发了轰动。宋代时,中国茶道由当时来中国修习佛学的日本僧人带回了日本,连同中国的茶种、茶器、茶文化,一起被日本人接受,并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,成为日本的茶道。
建盖在日本另有一个名字,叫天目盏。据说,在日本的镰仓时代(公元12世纪末到14世纪),到中国浙江境内的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人,回国时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。明明是建盏,但他们开始并不认识,所以就以天目称呼,这个名称就一直叫到了现在。在南宋灭亡以后,中国的建窑开始走下坡路,以致后来几乎所有的顶级建盏都流到了日本。
十六世纪时,日本赫赫有名的室町幕府留下一本《君台观左右帐记》记录幕府的重要国宝,其中就有关于建盏的记录:”曜变建盏乃无上神品,值万匹绢;油滴建盏是第二重宝,值五千匹绢;兔毫建盏值三千匹绢。大致进行换算,这3种建盏分别相当于当时价值700多公斤、360多公斤和210多公斤的黄金,可见建盏当时在日本的珍贵程度。“2016年9月,在纽约佳士得秋拍现场,由日本收藏家临宇山人珍藏的建窑油滴天目盏,以估价150~250万美元上拍。经过几轮激烈竞价后,最终以1030万美元落锤,加上佣金共计1170.3万美元,折合当日汇率约以8000万元人民币拍出,这是建窑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。
事实上,由于建盏流传至今剩下好的几件都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馆(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建盏、大版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建盏、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曜变建盏、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献油滴建盏),而且被认定为日本国宝(日本国宝中有瓷器14件,其中8件是中国瓷器,身为茶器的中国建盏又占去其二分之一)。
宋代建盏的传奇,其实在明代已经正式消亡,但它留下的薪火并没有断绝。在建盏的故乡一福建建阳,如今又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窑厂,许多人试图用生生不息的窑火,向近千年前的先贤工匠和茶学大师们致敬,他们期望的,是再现建窑在中国茶事美学中闪耀过的绝代风华。